膳與養生探討

    第一章        緒    論

        第一節        探討動機

        藥膳在中國發展史上,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,從史書中「神農氏嚐百草」的記載中,將食物、藥物及毒物加以分類後,有關藥膳食療各類刊書籍就相繼出現,例如:商湯時期,伊尹創湯液可能是最早有關食療的代表了。在唐代的「備急千金藥方」、「補養方」、「食療本草」,元代的「飲膳正要」及明代的「本草綱目」都為現代的藥膳提供了相關的資料。

        唐代的名醫孫思邈著之「備急千金方」中提到:「夫唯醫者,當須先洞曉病源,知其所犯,以食治之,食療不癒然後用藥」;明確表示治療疾病之順序須先以食療治療,除非飲食治療無效,否則便不進行藥物治療;由此可知「醫食同源」的觀念為在中醫學說中的基本概念。藥膳並非單只食物與中藥材相加而成,為指在具中醫學辨證配膳指導下,在食品亨調時添加中草藥,所亨調而成的餐飲,其型式包含有飲品及食品,除具有美味及營養價值外,還具有預防及治療之作用,可謂稱為我國飲食文化的精隨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近代醫家張錫純在 <<醫學衷中參西錄>>中曾指出:食物“病人服之,不僅療病,并可充飢。不但充飢,更可適口。用之對症,病自漸愈,及不對症,亦無他患”可見,食物本身就具有“養”和“療”二方面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中醫食療源遠流長,倍受世人青睞,在今日多樣化的生活中,人們對飲食物宜忌已有了充分的認識,而且更注意到了不同食物在防治疾病,保健強身方面的不同作用。藥膳在歷經漫長的發展過程後,已引起國內外人士的重視,各種藥膳滋補品更受人們喜愛,廣泛有心人士皆相繼投入研究藥膳的領域,進而在臨床、醫療實踐和飲食方面有針對性、選擇性應用,調配養身,有病治病,無病強身,由此可知,食療興起,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需要,它將為人類燃起健康長壽之道。也掀起人們對藥膳與養生結合性地探討動機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節      探討的目的

        國人重大疾病死因之中,皆與飲食有關,不良飲食習慣有關的病變實在相當多,重大疾病包括癌症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肝病、心臟腦血管疾病等;輕症疾病包括消化性疾病、痛風、貧血、肥胖症等等。這說明不良飲食習慣與疾病息息相關連,有時不起眼的小疾病,在忽視中、或不當的治療中也會轉變成重大的殺手疾病,藉此探討藥膳食物的性能、功效在如何調配運用中,適合人體結構需求,達到卻病、強身之效為目的

        第二章      藥膳之探討

        第一節      藥膳之淵源

        人們早期為了生存,在自然界的覓食過程中,逐漸發現動,植物不但具有充飢的效果,又能治療疾病。藥食同源一說,依據史實記載,神農氏嚐百草後,發現摩些動物和植物具有充飢和治療兩種功能,反映了食物的起源與藥物的發現是密切的關係的。「皇帝內經」書中提出「凡預診病,必問飲食居處」,「治病必求其本」等說明食物為健康要素之一。我國最早藥學專著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藥物365種,區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,並從藥物學的角度對其性味、功效、主治等進行了論述,皆可經由配伍作用製成藥膳。同時期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中,創製了如豬膚湯、苦酒湯、當歸生姜羊肉湯等療效卓著的食療方。至周朝,宮廷內已設有「醫」,負責調理皇帝及皇族的飲食,其後唐代的「備急千金要方」、「補養方」、「食療本草」,以至元代的「飲膳正要」、明代的「本草綱目」都為現代的藥膳提供相當多的考據。

        藥膳主要依據陰陽學說,在依人體臟器的寒、熱、溫、涼、平等屬性,再配合食物的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、淡等性味、歸經、功效相互考量所調配而成,其組合方式因人而有所不同,所調配的藥膳在中醫的指導原則下以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果為充」的營養配膳為依據,為至今人們所依循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節      飲食與壽命

        根據統計,依飲食型式不同所統計其壽命可以發現,食用中式飲食的國家元首平均壽命為87.8歲,食用西式飲食的國家元首,分別為義大利86.22歲、英國78.4歲、法國77.8歲、美國75.2歲(參考,李長有,1997)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於國家元首的工作及身分特殊,必在其環境,醫療及飲食上,皆有其精心設計,然而在其最息息相關的飲食習慣上,各國皆有其傳統的飲食文化,故將各國的傳統飲食習慣加以搭配,由統計可以得到初步結論發現「中式飲食」有延年益壽之功效。因此,飲食的選擇對於健康養生具有相當大的影響,這也促使中國傳統的藥膳養生保健逐漸受到重視。

        第三章      藥膳藥材

        第一節      配製原則

        中醫的醫學,是一個有系統、獨特而完整的醫學理論體係,內容廣泛包括陰陽五行、五臟六腑、宮衛氣血津液、經絡、病因病理、四診、八綱辨証、治則、方劑和藥物。中藥應用講求`「寒熱溫涼」、「酸苦甜辣鹹」,方劑在其組織配伍中也有一定的準則,「君、臣、佐、使」的配伍及配伍的禁忌。依中醫理論,人體的體質與病症,有寒性體質(適合溫熱性食物),熱性體質(適合寒涼性食物) 、實性體質(適合寒涼性食物) 和虛性體質(適合滋補性食物)而食物的屬性與人類體質一樣,也有四性(寒、熱、溫、涼)的不同,因此,不同的體質所食用的藥膳不盡相同,藥膳的選擇必須依照體質來加以調配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節      藥材的屬性

 1. 食物的五味: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

(一) 酸味:有斂汗、收澀、止瀉等作用。亦有生津止渴、助消化的作用。酸傷筋,筋病勿多食。

(二) 苦味:有清熱瀉火、止咳平喘、瀉下燥濕等作用。苦傷氣,走骨,骨病勿多食。

(三) 甘味:有補虛、和中、緩急止痛;甘淡味有利尿除濕等作用。甘傷肉、肉病勿多食。

(四) 辛味:有發汗解毒、行氣活血、溫化開胃等作用。辛傷皮毛,走氣,氣病勿多食。

(五) 鹹味:有軟堅散結、濕潤潛降等作用。鹹傷血,血病勿多食。

 2 食物的四性:寒、熱、溫、涼,又稱為「四氣」

(一)   寒:有清熱袪熱的作用,例如西瓜、梨子、天麥冬等。

(二)   熱:有溫經散寒袪冷的作用,例如肉桂、附子、羊肉等。

(三)   溫:能溫經通脈適合體質虛弱的人,例如黃耆、熟地、蝦等。

(四)   涼:能清熱潤燥適合虛熱性的體質,例如人參、地骨皮、鱉甲等。

        疾病有寒熱實虛之分,能夠治療熱症的藥物多屬寒性或涼性;相反地,用來治療寒症的藥物則屬溫性或熱性,而平性藥材,因其中也有偏溫或偏涼的屬性,故亦一併入四氣之中。

 3藥物的升降浮沉,是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,分別治療病勢下陷、上逆、病位在表 (皮毛、肌肉、經脈),在裡 (臟腑、血脈、骨髓) 的疾病。

(一)   輕虛者:浮而升,重實者:沉而降。

(二)   味薄者:升而生(象春)。

(三)   氣厚者:浮而長(象夏)。

(四)   氣薄者:降而收(象秋)。

(五)   味厚者:沉而藏(象冬)。

(六)   味平者:化而成(象土)。

(七)   氣厚味薄者:浮而升。

(八)   味厚氣薄者:沉而降。

(九)   氣味俱厚者:能浮能沉。

(十)   氣味俱薄者:可升可降。

(十一)    鹹:無升,辛甘:無降。

(十二)    寒:無浮,熱:無沉。(參考,汪昂,本草備要)

 4. 藥物的歸經,對某些臟腑、經絡病變有著特殊的療效作用。

(一)   色青、味酸、氣燥,性屬木者,皆入足厥陰肝,足少陽膽經。

(二)   色赤、味苦、氣焦,性屬火者,皆入手少陰心,手太陽小腸經。

(三)   色黃、味甘、氣香,性屬土者,皆入足太陰脾,足陽明胃經。

(四)   色白、味辛、氣腥,性屬金者,皆入手太陰肺,手陽明大腸經。

(五)   色黑、味鹹、氣腐,性屬水者,皆入足少陰腎,足太陽膀胱經。

        (參考,汪昂,本草備要)

        第四章      陰陽五行

        第一節      陰陽論

        陰陽學說模式化的起源,是我國古代人民觀察宇宙中的自然萬物,所歸納的一種概念,認為「陰陽是自然的根本法則,一切的事物都依據這個法則發生的,一切生存和毀滅都是從這個法則為終始的,這就是自然的奧秘」。陰陽模式有四個基本概念:陰陽可再分、陰陽互為根、陰陽互為制約、陰陽互為轉化,也就是說任何事物皆可分為陰陽二種屬性,而任何一方面又可以再細分無窮下去,二者又是具有相互依存、互相滋生的關係,例如:氣與血都是人體的基本要素,氣屬陽、血屬陰,血靠氣的運行培養而生成,故稱「氣能生血」,而血的循環又靠氣的溫運,所以說「氣能行血」,血又靠氣的固攝作用而不致意出脈管之外,又稱「氣能攝血」,氣有生血、行血、攝血作用,所以說血為氣之母,但由於人體的氣有賴於血供給營養,又可以說「血為氣之母」。人體的陰陽,如果一方偏衰,就會出現另一方的相對旺盛,相反的如果是一方偏盛,則會導致另一方的虛弱,這便稱作互為制約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二節      五行論

        五行學之基本概念為認定宇宙間一切事物皆由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等五種質能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稱之,其特性是木有生長、生發的特性;火有炎熱、向上的特性;土有種植莊稼、生化萬物的特性;金有肅殺、變革的特性;水有滋潤、寒冷、向下的特性。

        中醫學的五行論套用在人體的內臟、器官、精神活動以及藥物的性位,其等份也區分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其理論上的特點是在「相生」、「相克」的基礎上,又利用制化相乘相侮來進一步說明相互間的變化。

 (一)   相律相生:

五行之中皆具有相互促進,相互依存的關係,便稱為相生。其規律為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如此循環不息。

(二) 相克規律:

克有制、勝的意思,五行之中具有相互制約、相互克服、互相牽制的關係,如此便稱為相克。其規律為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,在正常的情況下,是維持平衡的力量,循環不已,如果五行相克太過,則會有相害的作用,身體就會產生異常的變化。

(三) 制化規律:

制化是制約、生化的簡稱,也就是把相生、相克聯繫在一起而言,生與克是正常現象中必備的兩個條件,而不能將其分開。

(四) 相乘相侮:

乘是承襲,侮是欺侮。一般而言,相乘與相克之意義為相同,相侮與反克的意義相似。故別稱反侮。

        五行學在生理的運用可解釋生理、病理和疾病治療後的各種狀況,其依據五行生剋的聯繫,每一行都有生我、我生、克我、我克的四個代表方面,並以這四個方面與其他四行聯繫;舉例來說:生我者為腎,我生者為心,克我者為肺,我克者為脾,其意思為肝靠腎水的滋潤方能生長,稱作「水能涵木」;但如腎水不能養肝,則稱為「水不涵木」。肺氣的肅降對肝陽之昇浮有制約的作用,稱為「金能制木」,如肝火反而犯肺,稱作「木火刑金」,所謂刑極為克之意。至於疾病後的復原,依照五行之解釋,是相生為順,病情較輕;相克傳為逆,病情較重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五章      結論與建議

        早在三千多年前文獻中就記載商朝宰相伊尹,便以薑、桂圓等食材作為調味及食療的佐料,在「藥食同源」飲食觀念,其後經數千年實際的生活實證中,終於逐漸發展出一套飲食養生論。

依中醫理論,藥材和食物都具有寒、熱、溫、涼「四氣」及酸、苦、甘、辛、鹹「五味」的特點,其中四氣是藥物辨症論治的依據,五味則對人體臟腑各有獨特的影響。在治療疾病過程中,不單靠藥物治療,也必須有飲食部分相互搭配,在於飲食療養期間,可根據病人不同的體質、性別、年齡、環境、嗜好等加以考量,以具有藥理作用的食物作為輔助的方法,以其在疾病發生時作為輔助藥理的作用,在平時為防患疾病的功能。

        藥膳的配製即是根據中醫理論,故可知道,中醫藥膳食品對人體的影響是多系統、多層次的,依據個人的體質,食材的四性和五味以及中藥材的藥性互相配合而成。故藥膳配製,在應用上要注意四性、五味、 歸經、藥性升降浮沉等,並注意配伍的禁忌,以及體質的不同來調配,才能達到藥膳養生、藥膳卻病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 建      議

        在今日的生活中,雖然飲食與健康有密切的關係,但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及知識領域的提升,了解飲食(藥膳)只是維持人體所缺乏營養(藥物)要素之一,要有健康的人生和長壽,除了要注重飲食外,更需要注意下列幾項建議:

(一)   飲食控制:不偏食偏嗜,吃得適當不暴食,吃得好,吃得健康。

(二)   適當運動: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,譬如:打掃、體操、步行、爬山、跑步、游泳、高爾   夫球等等,以增強體力,活絡筋骨,增加抵抗力,減少疾病發生。

(三)   情緒紓解:參加社團活動、社區活動、老人聚會、親情的聚會、朋友聚餐、唱歌、聽音樂等等..多項有益的身心的活動。讓情緒紓解無壓力、無苦悶,減少由情緒引起的疾病發生。

(四)   腦力激盪:藉由下棋、猜謎、背誦、遊戲等等..思考性的意智節目來激發腦力,使腦力靈活,精神抖數,延緩人體器官的早衰。

(五)   定期健康檢查:做到有病就治,小病就醫,防患大病於未然…..。

         (以上為    張布醫    本人所著,請先進指教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布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